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笔趣阁 www.biquge34.net,二把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1. 跑官

    韦一光上省里的确是跑关系去了。

    这个阶段,他把一半精力用在工作上,一半用在跑关系上。工作,对他来讲没有什么压力,也没有多大创新,党委的二把手不像政府的二把手,务虚的多,实际的少,成天除了开会讲话,就是陪省里的人下去视察。有时省里来人多了,一个地方一个星期要去两趟,见了下面的人,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。没有办法,这是他的工作,他就是做样子也必须要做。对于这样的工作,他已经有些厌倦,真想有一个更大的平台,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,好好干一番。为了争取到这样一个平台,他也费了不少心机。每次上省城开会,他总是要单独拜访一下他的老领导顾长平副书记。顾副书记对他也很关心,见了面总要小韦长小韦短地问问情况。

    韦一光给顾长平当秘书的时候,顾长平还是省纪委书记,几年过去了,顾长平成了省委的二号人物,韦一光也成了基层党委的二号人物。有时候,秘书升迁的快与慢,不完全取决于秘书本人,还要看你服侍过的首长,首长能耐大,秘书就上得快,首长能耐小,秘书就上得慢。首长与秘书的关系,就像旧时的义父与养子,或者是主人与家仆。在这种特殊的关系下,更多的领导把秘书看做是感情投资,当做权力的延续,等自己将来老了,退休了,失去权力之后,还可以得到掌握权力的秘书的照应。有了这样的文化背景,大多数领导都很关照秘书的前途。顾长平也不例外,他从纪委书记升为省委副书记后,随之也提携韦一光当了基层党委的副书记。而韦一光正因有了这种常人没有的关系,走了许多捷径。自从丁志强上了中央党校后,他敏感地感觉到机会来了,不时地向顾副书记吹吹风,在排挤丁志强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现在,丁志强终于被调走了,市长的位子空了下来,如何取而代之,便成了他的头等大事。他急,跟在他后面的人也急,那个人就是市委宣传部的常务副部长杨言。

    韦一光一直很欣赏杨言,觉得他不愧是搞新闻的,政治敏锐性强,也有一定的政治头脑,而且还有一定的智谋与策略,是一个难得的人才。前不久,市里搞了一个“全国百名记者看金州”的活动,记者们回去后都在当地媒体上发了宣传金州的文章,一些网站上也进行了转载,这对金州创建全国精神文明示范城起了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,孙正权很满意,在常委会上对韦一光大加肯定和表扬。事实上这次活动主要是由杨言策划组织,他只挂了个名,成绩却归了他,这使他感到很高兴,也体会到了当伯乐的快乐。韦一光喜欢聪明下属,但不希望下属把他的心事揣摩得太透,如果揣摩得太透了,他就像一张白纸,没有了内容。而杨言就是把他的心理揣摩得太透的人,这使他多少有点儿不悦。在丁志强的调令还没有下达之前,杨言已经向他进过言,说丁志强回来的可能性不大了,让他早点儿铺路,取代丁志强。上级毕竟是上级,即便与下级再亲密,还是要保持着相应的距离,就像顾副书记与他保持着距离一样。距离,有时候就是尊严。

    最让韦一光感到意外的是,上次丁志强遭受网络批评的事件竟然是杨言一手操作的。韦一光始终认为那次事件的始作俑者不是孙正权就是何东阳,或者就是他们俩的合谋。如果不是杨言亲口告诉他,他怎么也不会相信会是他。

    “为什么会是你?”韦一光问。问过了,他又觉得问得有些没水平。他本来是想问他为什么要发那样的文章,是不是受了别人的指使,结果话一出口,意思好像是他不应该这样做。好在杨言不会在他面前咬文嚼字,只呵呵一笑说:“我那样做的唯一目的就是想造造舆论,让他早一点儿离开金州,为你腾位子。”韦一光相信杨言说的是真的,显而易见,要是他当上了市长,有了控制一切的权力后,肯定会重用杨言的。正因为杨言认清了这一点,才会这般处心积虑。他说:“他走了,那个位子也未必就是我的。”

    “老三不接老二的位子,难道让老四去接?只要你动用一下顾副书记的关系,保证万无一失。”

    “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变数,都有不确定的因素。”他虽然嘴上这么说着,心里却十分受用。他觉得杨言分析得没有错,只要他动用一下老爷子的关系,顺理成章地继位应该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丁志强刚上党校不久,他去省上参加了一个会议,抽空到顾副书记家里去了一趟。那次,顾副书记的情绪很好,问了他好多市里的事,希望他与下面的人处理好关系,先打好基础,再看机会。顾副书记的话令他振奋,也让他倍受鼓舞,他明白顾副书记的意思,只要有机会,他一定会给自己帮忙的。那次他给顾副书记带了点儿冬虫夏草,没想临出门顾副书记又回赠了两条中华烟。他知道顾副书记是不抽烟的,但不管他抽不抽,他能拿烟送自己,足以说明顾书记对 自己不一般。

    这次开的是全省政治思想宣传工作会议,按理说,这样的会议顾副书记应该要出席并讲话的,但他却没有参加。韦一光觉得有点儿不对劲,会议完了马上给顾副书记的秘书小赵打了个电话,小赵告诉他,顾副书记病了,在省军区医院住院。他急忙问是什么病,小赵说问题不大,是血压偏高引发的偏头痛。他觉得无论如何也得上医院去看看,晚饭吃过,他就到附近买了上好的补品,让司机开车直接去了省军区医院。到了医院门口,门卫不让进,他只好给小赵打了一个电话,让他出来接。

    小赵应该是他的下任秘书,这样算来,他也算是顾副书记秘书中的爷爷辈了,如果再细究下去,他前面还有几任秘书。如此说来,一个领导的官场生涯中,前前后后不知有多少个秘书跟随过,而真正能处出感情来的又有多少呢?

    不一会儿,小赵便出现在了他的眼前。打过招呼后,他就跟小赵去见顾副书记。韦一光见过小赵多次了,人挺不错的,也很机灵,他每次与顾书记会面时,小赵总是识趣地回避,该听的他听,不该听的坚决不听。这一点令他非常欣赏,他觉得小赵比自己的秘书小吴要强得多。他打算等工作变动后,重新换一个机灵些的秘书。

    走到住院部的门口,他问小赵,顾书记的身体不存在大的问题吧?小赵说没问题,住上几天院就好了。小赵不多说,他也不再多问,心里却想,菩萨保佑,让顾副书记早日康复,千万别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。来到了顾副书记的病房,听见里面有电视的声音,进去后,顾副书记正在沙发上坐着看新闻。见他来了,就在沙发上拍拍说:“一光,是开会来了吧?来,坐!”

    他看顾副书记气色不太好,关切地问:“书记下午没到会,一问才知道住院了。”说着,便坐在了顾副书记的旁边。

    顾长平说:“无大碍,就是血压有点儿偏高,平时饮食上多注意就没事了。”

    小赵为他泡了一杯茶,打了声招呼就到外面去了。他看到顾副书记情绪不是太好,想说几句关心的话,又不知说什么好。正好本地新闻播完了,顾副书记说:“现在的媒体真快捷呀,你们下午开会,晚上的新闻就做了报道,真快。”

    “是的,现在有了网络媒体,逼着他们不快不行。书记人在病房,心里还装着全省的大事。”

    顾长平微微叹了一声说:“没办法呀,我从20岁参加工作,风风雨雨30多年,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洒在了这片土地上,有着剪不断的感情。干脆我们到外边走走吧,空气好些。”

    韦一光一听这话,就明白顾长平的病不仅在身上,还在心上。他一定是有话要对自己说,就应了一声,陪顾副书记走出了病房。

    医院的环境不错,一出病房,就是一个大花园,花园里是碎石铺就的小路,小路的两边是树木和花草。深秋的花园,树木有些凋零,花草也不再飘香,唯独一轮明月高挂天空,分不清它的年代。

    走到了幽静处,顾长平才说:“一光呀,你可能还不知道,前两天上级组织部门找我谈话了,要把我交换到H省去,A省的一位副书记调到我们这里来。说实在的,我真的舍不得离开这里,但是看来不去不行。”

    韦一光一听,头就立马大了,他怎么都没有想到,在这个节骨眼上顾副书记要调走。他这一走,自己怎么办呢?他从顾副书记的神态中看得出来,顾长平肯定是平调,没有升迁,若是升迁了,也不会这么郁闷。他明知如此,嘴上却说:“原来是这样,组织上调书记到H省去,是不是去当一把手?”

    顾长平摇了摇头说:“什么一把手?是平调。”

    “那组织上是不是想让你过渡一下,然后再安排当一把手?”

    “不可能了。如果组织上有这样的安排,也不会把我交换到外省去。估计再过两年,也该进人大和政协了。”

    韦一光从顾长平的言谈中感到了一种人生的悲凉。如果顾长平不调动,在明年的换届中极有可能会当上省长,只要顾长平一路青云,自己也会借着光照亮前行的路。可是,现实总是这么无情,顾长平这一走,不仅会影响到他的仕途,而且将会影响到很多跟随过他的人。顾长平就像是一位坐在金字塔上的长老,下面云集了好多亲信,亲信的下面又云集了好多亲信,层层下去,到了塔底,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。也许群体中的成员未必相互熟悉,顾长平也未必知道二三层下面的群体里有谁,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已经因自己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,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他。不光是他,每一个高官都是如此,后面都有一个巨大的连自己都看不见的影子。J省的调到H省,H省的调到A省,A省的又调到J省,干部的交换从某种程度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